(黄粉虫怎样饲养)黄粉虫养殖的基本方法
黄粉虫生性活跃,昼夜活动。一般3-4代,世代重叠,无越冬现象,冬季仍能正常发育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饲养黄粉虫。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学习边肖,希望对你有用。
& darr& darr& darr更多养虫方法(详情请参考& darr& darr&
黄粉虫的保养知识。1.获得虫种后,精心挑选体型大、整齐、生命力强、颜色鲜艳的个体,放入专用盆中喂养。普通脸盆大小的容器饲养0.3-0.6公斤幼虫。
2.饲料,如麦麸、玉米粉等。,放入锅中,同时,饲料为昆虫重量的10-20%。昆虫吃完饲料3-5天后,用60目筛将昆虫粪便筛出。继续喂。适当添加一些蔬菜、瓜皮等含水饲料。
3.幼虫化蛹时,及时挑出蛹,分开存放。8-15天后,蛹羽化成成虫。在盆或箱的底部铺一张报纸,然后在纸上铺一层约1厘米厚的细饲料,将羽化的成虫放在饲料上。25℃时,成虫羽化后6天左右开始交配产卵。黄粉虫是群居昆虫,交配产卵必须有一定的种群密度,每平方米1500-3000只。成年鱼在产卵期应喂食更好的浓缩饲料。除了配合饲料和多种维生素外,还应添加适量的含水饲料,如菜叶、瓜皮等。
4.成虫产卵时,将产卵器伸到饲料下面,在纸上产卵。3-5天后,蛋纸全是蛋,要更换新的蛋纸。取出蛋纸,当天放入盆中等待孵化。在24-34℃下,6-9天即可孵化。刚孵化出来的幼体非常柔软,尽量不要用手触摸,以免伤害到它们。
5.把孵化出来的幼虫放在一起喂它们。15-20天后,盆里的饲料基本吃完,就可以第一次筛虫粪了。用60目筛筛虫粪,每3-5天筛一次虫粪,同时喂一次。饲料投入以3-5天吃一次为准。
黄粉虫的形态特征黄粉虫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,其一生(指一个生长周期)可分为卵、幼虫、蛹、成虫四个阶段。
鸡蛋:椭圆形,乳白色,表面有斑纹。卵长(1.72 & plusmn0.27)毫米,蛋宽(0.91 & plusmn0.09)毫米.8月份,室内种蛋孵化率为88.24%。
幼虫:体细长,圆柱形,成熟幼虫体长(24 ~ 29) mm。初孵幼虫乳白色,后转为黄褐色,各节的后、前缘为淡褐色,节间和腹面为黄白色。每个幼虫的长度和头壳宽度相对稳定,这是幼虫年龄分类的主要依据。
蛹:50天后,幼虫长约2-3厘米,开始化蛹。蛹头大尾小,头基本是那样的,脚(薄翅)向下紧贴胸部。蛹的两侧呈锯齿状,有棱角。蛹起初是白色半透明的,身体柔软,逐渐变成褐色后变硬。
成体:扁平长方形,体长(13.02 & plusmn0.91)毫米,机身(4.11 & plusmn0.33) mm,刚羽化的成虫鞘翅目为米色,前胸背板为褐色。3小时后鞘翅目变为红褐色,3 ~ 4天后成虫鞘翅目颜色变为深褐色,触角呈念珠状。第三节的长度比第一节和第二节之和短,最后一节的长度和宽度相等,并且比前一节长。鞘翅目的表面刻有密密麻麻的花纹。成虫产卵前期约3 ~ 5天,卵多为散生,可产于饲料中或饲料底部的纸上。成虫产卵于20目筛的松散麦麸饲料上层,97.4%的卵产在纸上。在同样厚度(5cm)下,只有21.4%的卵产在用面粉代替麦麸的纸上,成虫一般不产卵或很少在没有饲料的情况下产卵。
& gt& gt& gt下一页更精彩"黄粉虫的饲养模式"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